小朋友怕醜? 或是選擇性緘默症

小孩子在一些場合不說話,大家或者以為是怕醜,但如果在特定情景下者對特定人物不說話,而情況持續,便有可能是選擇性緘默症,有言語治療師指出應及早介入治療,否則小孩子將來或會有更嚴重情緒問題。 

言語治療師鄭穎賢(Wincy)表示,選擇性緘默症其實是兒童的焦慮問題,成因包含了先天和後天因素,前者如家族性焦慮症的遺傳,又或兒童天生比較完美主義、性格較偏執;不過有先天條件,亦要有後天因素才會誘發,例如開始上N班或K1,出現分離焦慮症,慢慢演變成選擇性緘默症,其他包括親人離逝、搬屋、轉校等轉變。

因焦慮不說話選擇性緘默症和怕醜的表現類似,但Wincy指出,小孩即使怕醜,如到別人家開派對,在半小時至1小時的熱身後都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互動;又或到新地方上堂,經過首兩堂後都已經適應;而選擇緘默症小朋友由於壓力或焦慮的關係,在派對全程只可跟家人小聲說話,不會與其他人說話,「此症的定義為,當小朋友到一個新環境,第二個月起計,一整個月都有需要說話而不說話的情況發生,而這情況在特定情景下出現,在另一些情景又可以正常說話,就會懷疑患上選擇性緘默症。」

系統減敏法拾回自信不少人以為當小孩成長,不說…

閱讀全文
  • 0

不敢答問題怕跟陌生人對話 非單純害羞 有機會患上選擇性緘默症

小朋友上課特別安靜,老師問問題怎樣也不願意回答,看見陌生人完全不敢對話,甚至搭小巴不敢叫落車,不敢打電話訂座或打給陌生人。很多家長會覺得這是因為小朋友害羞,但其實有可能是患有選擇性緘默症!台灣有研究顯示,平均每250名學童,就有一位患有選擇性緘默症。選擇性緘默症的學童一般表現較爲文靜和不起眼,學習能力亦屬正常範圍,在非特別場合難以察覺,以致不少選擇性緘默症患者均被忽略而錯過治療的黃金期。

言語治療師鄭穎賢姑娘 Wincy本身患有選擇性緘默症,「我好遲先知自己患有選擇性緘默症,我小學一年級開始已經有呢個病,但我一直唔知道呢個係一個問題。直至我做咗幼稚園老師,發現有學生好怕講嘢,但佢哋屋企人就話佢哋係屋企又無呢個問題,我哋之後先發現選擇性緘默症呢個病症,於是我哋就搵方法令學生喺課室講返嘢,而我亦發現原來自己細個都有呢個病。」

病發時完全不能說話

Wincy表示,自己去到實習時又再次病發。「我見心理醫生才知道自己有選擇性緘默症,而且從小學一年級已經有病。選擇性緘默症是焦慮症的一種,病發時會完全講唔到嘢,好像『棘住咗』咁,病人會覺得自己成個人『硬咗』,小朋友會出現流汗…

閱讀全文
  • 0

是害羞還是「選擇性不語症」?黃汝明 – 精神科醫生

 幼兒在零至六歲的階段,家長都特別關注他們的語言發展。可是,並不是每個小孩,都能夠在公眾場合中,表現其與生俱來的說話能力。醫學文獻顯示,全球大約有百分之一的幼童,在某些特定環境下,總是不肯說話。而背後的原因是,他們患上了「選擇性不語症」。

  「選擇性不語症」,發病年齡一般為2至5歲。醫學界相信,此病症跟遺傳及環境因素有莫大關係。環境因素方面,經常轉換新環境,如新移民面對新生活,亦有機會誘發病症。研究更發現,若家庭成員中,以超過兩種語言溝通的,孩童的發病率亦會較高。患者在家裏,跟家人溝通可以是滔滔不絕的,但當他們在特定環境下,例如外出、在學校裏,總是說不出話來。患者很多時侯還伴有焦慮症,發病時,出現口乾、肌肉繃緊、作嘔和肚痛等徵狀。

是害羞還是「選擇性不語症」?

   小朋友在學期初,因難以適應新環境而不願說話,這個很普遍。但撇除開學的適應期,若症狀持續一個月以上,以至影響小朋友的學習和社交,家長便切勿掉以輕心。若確診患上「選擇性不語症」,應把握小學階段的黃金治療期。否則,患者升上中學,會出現社交障礙,影響學習成績。長大後,口齒亦會欠缺伶俐,不擅社交。治療…

閱讀全文
  • 0

選擇性不語症 – 陳國齡醫生

選擇性不語症 - 陳國齡醫生

小美今年十三歲,在一間男女中學就讀中二,是家中獨女,與父母同住。小美的媽媽說,小美兩歲多開始上學,參加幼兒小組及幼稚園期間她都不說話,初期上學很害怕,跟着老師或校長,不肯參與小組活動,其後慢慢適應過來,不過仍然不說話。小美在其他環境表現卻不一樣,在家中跟父母說話聲線自然,沒有言語或文法問題,如果跟媽媽外出,她亦可以正常跟媽媽說話,但是遇見其他人,她都會不說話,就算到外祖父母家,她都只是用單字或身體語言回應。小學期間情況稍為好一點,到學期的最後階段她能與附近相熟的同學被動地簡單對話,聲音細小,但是如果大家對她的進度很大反應,她又會故態復萌。

有一次,她可以慢慢地讀出一段課文,跟着全班鼓掌,令她成為焦點,十分尷尬,從此以後,她就不再讀課文了。四年班以後的所有會話考試都不合格,她不能在老師及同學前誦讀,當時媽媽及學校都不在意她的問題,沒有調息,拉低總體分數。

其後,同學亦習慣了她不說話的現象,爭着幫她回應老師或跟她「寫紙仔」來溝通。媽媽有時亦很憤怒,覺得小美刻意對抗,沒有禮貌,用不說話來玩弄及操控成人。

我們診斷小美…

閱讀全文
  • 0

【選擇性緘默症】孩子總在特定場合沉默?可能是因為學了太多語言

常說現今港童「十八般武藝」,但讓孩子學習多國語言,又或對他們過分保護,原來會使孩子在特定環境下沉默不語,出現「選擇性緘默症」。精神科專科醫生指,孩子如出現選擇性沉默絕不能輕視,因除或會影響學業,嚴重更會出現焦慮症狀,甚至作出如鎅手等行為。

  精神科專科醫生傅子健指,一般而言小孩的學習能力很高,惟當壓力過大時,或會出現選擇性緘默症,「任何形式的壓力都可能導致此病症,如家庭問題、學習上遇障礙,得不到滿足感或能力未達要求等,若家族有人曾患焦慮症也會增加風險。」

屬焦慮症 被過分保護會致病

心理學家鄒凱詩

  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鄒凱詩則指,選擇性緘默症屬焦慮症一種,患者的說話能力沒有問題,但會在特定場合沉默,包括學校或在新的學習環境與新同學接觸,而且情況持續1個月及會影響日常生活,「若小孩在小時候學太多語言,或會令小孩感壓力而有焦慮,繼而出現選擇性緘默症。」

傅子健醫生

  除學太多語言外,小孩若被過分保護,亦會導致選擇性緘默症。傅子健指,若父母過分保護小孩,會令其失去自立能力,上學後難以獨自適應新環境;他接觸過的選擇性緘默症個案…

閱讀全文
  • 0

改善緘默症情況由「做口型」開始

小朋友在家可與親人正常溝通,甚至不停說話,但每年返學就「唔講嘢」,小心是患上選擇性緘默症 (Selective Mutism)。臨床心理學家表示,選擇性緘默症屬其中一種焦慮症,患者往往被誤會是怕醜、無禮貌或對抗性行為,嚴重可影響日常社交和學習。

記者 梁麗兒

註冊臨床心理學家葉妙妍表示,選擇性緘默症多見於5歲以上兒童上,問題可持續數個月或數年不等。部份人升上小學才被發現,也有年青人出現此問題。此病所指的「選擇性」是指患者本身的語言能力正常,但會在一些特定的社交場合不能說話,例如學校等。一般會先由老師發現,例如患者不與人打招呼、不能回答老師的提問或指令如讀生字,與同學欠缺交流,部份人或會用手勢、點頭或搖頭作回應。有些人會無法表達要飲水、如廁等個人需要,情況嚴重,「似木頭坐喺度無反應」,影響日常學習和社交,包括考試、面試等。

「佢哋唔係唔想講或唔願意講,而係講唔到」,葉指,惟患者經常被誤解為怕醜、固執、硬頸,甚至被責怪無禮貌、對抗性行為。選擇性緘默症原因有很多,包括患者先天性格較焦慮、內向、敏感或「細膽」,以致在受壓環境下感恐懼,藉著保持沉默作自我保護、找回安全感。後天常…

閱讀全文
  • 0